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领克Z20作为领克品牌进军纯电SUV领域的一款力作,它凭借其极强的原创设计语言、相对亲民的价格和丰富的配置,迅速成为13万级纯电市场的一匹黑马。从价格策略来看,领克Z20国内上市售价13.59-15.09万元,相较预热阶段放出的14.6-16.1万元的价格便宜了近1万元,这显示出的是领克对市场反馈的快速响应;而且这个价格区间明显低于欧洲市场27万元的售价,体现了领克"国内更高性价比"的策略。
初见领克Z20,直观的感受就是它延续了领克品牌标志性的设计语言,却又在细节处做出了诸多创新;作为一款纯电动SUV,Z20的外观既需要保持品牌辨识度,又要适应电动车特有的设计需求,这种平衡考验着设计师的功力。从整体视觉效果来看,Z20成功塑造了一副"都市电动小钢炮"的形象,既不过分张扬,又不失个性表达。
车身侧面的轮圈设计是Z20的一大亮点。根据配置不同,Z20提供19和20英寸不等的轮圈选择,高配的Max逐日版更是配备了专属的20寸轮毂和黄色安全带等个性化配置;轮圈造型虽然略显复杂,但却很富有层次感,而且与整车的运动定位相得益彰;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大尺寸轮圈虽然视觉效果出众,但对舒适性和续航会带来一定影响,这也是追求颜值必须付出的代价。
外观颜色方面,领克为Z20提供了多种年轻化的配色选择,从沉稳的金属漆到跳跃的亮色系应有尽有,充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表达需求。值得一提的是,领克Z20全车采用"零镀铬"设计,这与当前汽车设计尽可能减少镀铬装饰的大趋势是相符的,所以你在领克Z20上面看不到“bulingbuling”的元素;这样既降低了生产成本,又迎合了年轻消费者对简约风格的偏好。
座舱的整体布局上,领克Z20采用了时下电动车流行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。中控台线条干净利落,物理按键大幅减少,几乎所有功能都集成在了那块15.4英寸的中控大屏上;这种设计虽然在视觉上清爽而现代,但也带来了一定的学习成本,许多常用功能需要进入二级甚至三级菜单才能操作,但它的双音区语音交互系统,其实比起所谓的“盲操”来得更加顺心应手。
与魅族深度合作的LYNK Flyme Auto车机系统展现了相当成熟的操作逻辑;硬件配置方面,领克Z20毫不吝啬。车机搭载了新一代7nm车规级SoC"龍鷹一号Plus"芯片,在保障智能座舱安全运行的同时,还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;这套系统基于8核CPU(算力达100K-DIMPS)、GPU(算力900GFLOPS)以及16GB+128GB存储组合构建,硬件规格堪比高端智能手机。实际体验中,无论是导航、多媒体播放还是车辆设置,操作都极为顺滑,几乎感受不到卡顿或延迟,这种流畅度在传统车企的产品中并不多见。
娱乐功能方面,领克Z20除了常规的音乐、电台外,系统还支持多种视频平台(停车状态下可使用);值得一提的是它那套哈曼卡顿14扬声器音响系统(可通过限时权益免费升级),7.1声道环绕声场,功率1600W,实际聆听的体验确实震撼,声场开阔,细节丰富,高音高亢、低音又有充分的下沉;无论是流行音乐、古典乐还是电影原声,都能呈现出色的音质效果。
座椅设计是领克Z20的一个大卖点。官方称之为"零压座椅",采用了10层坐垫与9层靠背的零压慢回弹设计。实际坐上去的第一感受确实还不错,坐垫柔软度适中,既有足够的支撑性又不会过硬;座椅靠背的曲线贴合人体脊柱的自然弧度,特别是对于腰部的支撑很到位,这对于预防长途驾驶的腰背疼痛还是挺重要的。值得一提的是,领克Z20不管是入门版,还是高配车型,都提供前排两个座椅的通风和加热功能,这一点很实在。
从储物空间的设计能看出领克工程师的巧思。全车提供了36处储物空间,包括门板储物格(虽然容量一般)、中控台下方的镂空设计(适合放手包或小背包)、前排座椅背袋等;而中控区域的"灵动中岛"设计,是一个可拆卸的小型冰箱(可放6罐易拉罐可乐),拆卸后可以释放出更多横向空间,这种灵活性在同级车型中还是挺罕见的。
后备箱空间是Z20的另一个争议点。官方数据显示,常规状态下后备箱容积为450L,"比03轿车大45L",这个数据放在紧凑型SUV中确实不算大;在实际体验中,后备箱的进深和高度都还不错,但宽度被轮拱侵占了一些,放置大件物品的时候可能费点劲;后排座椅支持4/6比例放倒,放平后可扩展至1410L,形成一个近2米的装载空间,应对偶尔的大件搬运需求没有问题。不过由于造型的原因,它的后备箱开口有点高,地台与开口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高度差,搬东西的时候要多注意。
如今,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已从高端配置逐渐下放至主流车型,成为消费者购车时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,虽然领克Z20并没有提供领航功能,但更实用的功能,比如自动泊车、遥控泊车、辅助变道、交通道路识别等等,一个都没落下。
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作为常用的驾驶辅助功能,在领克Z20上的表现,应该用“稳健”二字来形容。系统支持0-150km/h的全速域跟车,在高速公路上能够准确识别前车速度变化并平稳调整自身车速,加减速动作线性自然,不会给人突兀感;它的跟车距离提供多档位可调,近档位在拥堵路况下也能有效防止加塞;不过系统对cut-in(其它车辆突然插入本车道)情况的识别和反应速度还有提升空间,偶尔会出现稍显急促的制动动作。
在我看来,纯电动车的核心魅力就在于区别于燃油车的动力特性,而作为一款定位"电动小钢炮"的车型,领克Z20在动力系统上的表现自然会有偏向。电机配置方面,领克Z20全系标配的都是后置单电机,但根据版本不同提供两种功率调校:最大功率250kW(约340马力),峰值扭矩373N·m;动力参数放在一款整备质量约1.89吨(1899kg)的紧凑型SUV上,确实配得上"电动小钢炮"的称号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似乎到目前为止,除了领克Z20,也没有谁家能给到单电机后驱250kW的产品,这种强调驾驶乐趣的“执拗”,在国产纯电SUV中可不多见。
电池配置方面,领克Z20全系搭载61.47kWh的磷酸铁锂"领克高性能金砖电池",它没有像某些竞品那样提供不同容量的选择。这种简化配置的策略,其实是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消费者的选择难度,但也意味着可能无法满足那些对长续航有特别需求的用户;官方称这款电池是通过了6项极端工况的串行测试(浸水、火烧、冰冻、拖行、碾压、高坠)的新能源动力电池,经受'地狱之旅'仍然不爆炸、不冒烟",安全性能值得信赖。
一款车的灵魂往往体现在它的驾驶质感上,而作为自诩"电动小钢炮"的领克Z20,所以它的底盘调校与操控表现,应该是有很多人期待的。总体来看,领克Z20的悬架调校风格明显偏向运动化取向。领克官方也表示Z20"历经7个试验场的调校细化",由中国团队和欧洲团队联合开发,目标是打造一款"电动驾控的乐趣制造机"。
实际体验中,它的这套悬架在平坦路面上的表现扎实稳健,车身几乎没有任何多余晃动;快速过弯时侧倾控制得当,给人很强的信心;遇到路面起伏时,车身也能迅速稳定下来,不会出现令人不适的上下浮动。官方数据显示Z20的麋鹿测试成绩可达81.7km/h,这个数据也确实印证了领克Z20优秀的操控极限。
写在最后:
领克采取的"入门即高配"的打法,意味着即使是基础版也已经配备了L2级驾驶辅助、15.4英寸中控屏等核心配置,普通用户选择Pro版已经足够了;而Max版增加的副驾驶"零压躺椅"(可调至159°)和HUD等配置则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用车体验,值得预算充足的消费者考虑;而逐日版的运动化配置,则更多是风格取向,实际上性能并没有什么实质的提升,除非你特别看重外观个性,否则还是选择前两款吧。
2025-05-30 05:25:23
2025-05-30 05:25:23
2025-05-30 05:25:23
2025-05-30 05:25:23
2025-05-30 05:25:23
2025-05-30 05:25:23
2025-05-30 05:25:23
2025-05-30 05:25:23
2025-05-30 05:25:23
2025-05-30 05:25:23